在當今科技與工業高速發展的時代,高性能材料的突破往往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關鍵。作為中國聚酰亞胺領域的佼佼者,吉林高崎聚酰亞胺材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吉林高崎”)憑借其自主創新技術與嚴苛的質量標準,正逐步在全球高端材料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。這家扎根于吉林省的企業,不僅是國產新材料產業鏈的重要一環,更以耐高溫、高強度、輕量化的聚酰亞胺產品,為電子、航空航天、新能源等領域提供了核心支撐。
一、深耕聚酰亞胺領域,填補國產化空白
聚酰亞胺(Polyimide,PI)被譽為“黃金薄膜”,是綜合性能最優的有機高分子材料之一。其耐極端溫度(-269℃至400℃)、抗輻射、高絕緣等特性,使其成為半導體封裝、柔性顯示屏、航空航天部件等領域的“剛需”。然而,由于技術壁壘高、生產工藝復雜,我國高端聚酰亞胺長期依賴進口。
吉林高崎的成立,正是為了解決這一“卡脖子”難題。 自創立之初,公司便聚焦于聚酰亞胺材料的研發與生產,通過引進國際先進設備、組建跨學科研發團隊,逐步實現了從原料合成到成品加工的全鏈條自主化。目前,其產品涵蓋薄膜、樹脂、纖維三大類,廣泛應用于5G通信、新能源汽車、衛星制造等戰略性產業。
二、技術創新驅動,打造核心競爭力
在聚酰亞胺領域,吉林高崎的核心優勢源于其對技術創新的持續投入。公司每年將營收的15%以上用于研發,并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、吉林大學等機構建立了聯合實驗室。這種產學研深度合作的模式,使其在多個技術節點上實現突破:
耐高溫樹脂:通過分子結構優化,開發出可在500℃環境下長期穩定工作的特種樹脂,填補了國產高端絕緣材料的空白;

超薄柔性薄膜:厚度僅為8微米的聚酰亞胺薄膜(PI Film),已通過華為、京東方等企業的認證,用于折疊屏手機的核心組件;
環保工藝升級:采用綠色溶劑替代傳統有毒試劑,大幅降低生產能耗與污染排放,符合歐盟RoHS標準。
“技術沒有捷徑,只有持續迭代才能保持領先?!?/em> 吉林高崎技術總監在采訪中強調。這種務實的態度,讓公司累計獲得37項國家發明專利,并主導制定了3項行業標準。
三、聚焦高端市場,賦能產業升級
在應用端,吉林高崎的產品正悄然改變多個行業的生態格局。以新能源汽車為例,其研發的耐高溫絕緣薄膜被用于動力電池模組,可有效阻隔熱失控風險,提升電池包的安全性。而在航空航天領域,公司開發的輕量化聚酰亞胺復合材料,幫助衛星減重20%,顯著降低了發射成本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隨著國產半導體產業的崛起,吉林高崎的高純度電子級PI薄膜已成為芯片封裝的關鍵材料。2023年,公司與中芯國際達成戰略合作,為其14納米制程芯片提供配套支持,標志著國產材料在半導體供應鏈中邁出重要一步。
四、嚴控品質,構建全球化供應鏈
產品質量是高性能材料的生命線。吉林高崎從原料采購到成品出廠,全程執行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,并引入AI視覺檢測系統,確保產品缺陷率低于0.1%。此外,公司通過布局海外倉與本地化服務團隊,將市場拓展至歐美、日韓等20余個國家。
“客戶的需求沒有大小之分,只有優先級之別。” 這一服務理念讓吉林高崎與特斯拉、三星等國際巨頭建立了長期合作。2022年,公司出口額突破3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65%,成為國產新材料出海的標桿案例。
五、政策紅利與未來展望
在國家“十四五”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中,聚酰亞胺被列為重點突破方向之一。吉林高崎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科技型企業,不僅享受稅收減免、研發補貼等政策支持,更依托吉林省豐富的化工資源,降低了原材料采購成本。
面向未來,公司計劃投資5億元建設二期智能化工廠,重點開發透明聚酰亞胺(用于柔性太陽能電池)與生物可降解PI材料。這一布局不僅契合“雙碳”目標,更將推動聚酰亞胺從工業領域向民用消費市場延伸。
從技術追趕到自主創新,從國產替代到全球競爭,吉林高崎聚酰亞胺材料有限公司的成長軌跡,正是中國高端材料產業崛起的縮影。在“材料強則制造強”的共識下,這家企業正以扎實的技術積累與前瞻性的市場洞察,書寫著屬于中國新材料的黃金時代。





產品手冊
客服